• <noscript id="8sgk4"></noscript>
  • 引力播 家在蘇州 微博 微信
    首頁 要聞 民生 社會 理論 時評 文體 教育 旅游 圖聞 專題 工業園區

    □董姝懿

   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指出,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必須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發展道路,增強文化自信。昆山腔源于昆山,在中國戲曲史上獨占鰲頭600多年。2001年,昆曲藝術成為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的第一批“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”,這足見其在昆山文化、中國文化、世界文化中的地位?!吨袊ド嚼デ尽窔v時三年零五個月編成,洋洋五十余萬言,由大事記、創立編、傳承編、人物編、文獻編、附編、跋、編纂始末構成,將昆曲的創立、發展、流播、遺跡、傳承、保護等總錄于一志,是一部全景記錄昆曲的縣域專志,具有非常重要的文化價值。傳承昆曲文化、增強文化自信,就要用好用活這樣的工具書。

    《中國昆山昆曲志》對昆曲的傳承價值。昆曲志在藝事傳統一節中對吳地民歌、江南絲竹、絲弦宣卷三種藝事的發展歷程采用了大量詳細的史志史料進行記述。將昆曲從初創(弄參軍、傀儡戲、正聲)到發展(受南曲影響的昆山腔)到成形(玉山雅集影響下的昆山腔)到改進(革新唱調、采用中州韻、改進樂器的昆山腔)再到走上舞臺,形成昆山腔的整個過程記述得非常系統,讓昆曲為何發源、從何發源、怎樣發展變得十分明晰。同時,昆曲志非常注重挖掘古史、方志資料,引用了大量的古代典籍和近代的學術著作,如《吳越春秋》《光緒昆新兩縣續修合志》《昆山續志》《梁山伯寶卷》《古代曲學名著疏證》《戲曲演唱論著輯釋》《昆劇發展史》等,可以說《中國昆山昆曲志》真實記錄了昆曲的發展史、傳承史,留下了珍貴的昆曲文獻遺存。

    《中國昆山昆曲志》對昆曲的弘揚價值。昆曲志在挖掘史料、如實記載昆曲的同時,對昆曲滋育百戲的條件、方式、表現、角色體系、表演程式和昆曲與京劇、川劇、越劇等耳熟能詳的著名劇種關系進行論述,提出昆曲是“百戲之師”的概念,這既是專志編纂突破“述而不作”的創新,也是昆曲研究、昆曲史料上的重要成果。“京劇劇目許多都來自昆曲”“努力學習和演出昆劇,是徽班在北京站穩腳跟的重要策略”“越劇改革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學習昆曲”,正是昆曲自信、文化自信的一種最直觀、最深刻的體現。昆曲志設置了英文目錄,書中隨處可見的二維碼設置讓很多的昆曲曲目、老一輩昆曲藝術家表演昆曲的珍貴影像一目了然??梢哉f《中國昆山昆曲志》真實記錄了昆曲的流播史、厘清了昆曲與其他劇種的關系,發揮了全媒體志書的獨特傳播功能,使“雅俗共賞”有了無限可能。

    《中國昆山昆曲志》對昆曲的現代化轉化價值。在昆曲的孕育、創立、發展、傳承、保護的歷史長河中,最關鍵的是人。近千年的時光里,一大批創立者、參與者、資助者、編劇、演員、傳承人一代又一代地傳唱昆曲、改良昆曲、發展昆曲,其中蘊含了眾多感人的事跡和巨大的精神能量。昆曲志專設人物篇對這些人物和精神進行了記述。同時,還專設章節記述昆山運用編印昆曲圖書、發表科研文章、制作音像制品等手段對昆曲資源進行搶救性的保護及挖掘研究。記述了昆山創新戲曲百戲(昆山)盛典的品牌,創立昆劇院、小昆班等,順應中國戲曲文化發展要求、順應時代要求、順應人民需求,對傳統文化進行了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的生動實踐??梢哉f《中國昆山昆曲志》記錄了對昆曲搶救保護的重要經驗,展現了昆曲創新的重要成果,蘊含了昆曲傳承保護的精神,對傳統文化傳承與活化有重要的借鑒意義。

    一代一代薪火相傳,變的是不同的面容、不同的聲音,不變的是敢闖敢試、唯實唯干、奮斗奮進、創新創優的精神,這些精神將與昆曲一同傳承,凝聚為沁人心脾、綿延不斷的文化力量,鼓舞一代又一代昆曲人、感動一代又一代昆山人,推動昆山之路越走越寬廣。

    聲明:所有來源為“蘇州日報”、“姑蘇晚報”、“城市商報”和“蘇州新聞網”的內容信息,未經本網許可,不得轉載!本網轉載的其他文字、圖片、音視頻等信息,內容均來源于網絡,并不代表本網觀點,其版權歸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發現本網轉載信息侵害了您的權益,請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及時核實處理。
    夏收
    自動駕駛,真香!
    “豐”景如畫
    工藝新作
    熱力青春
    交通安全進校園
    久久国产成人午夜AV影院宅_粉嫩人妻中文字幕_高清视频一区二区三区_精品久久久久免费免费自慰